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火炮身管设计时,根据强度理论有一段圆锥段,身管圆锥段锥度的大小影响近炮口段身管刚度的大小,刚度大小对于弹丸起始扰动的影响规律值得进行研究。针对这一问题,建立某大口径火炮弹炮耦合全炮动力学有限元模型,计算不同工况下锥度为c=0°、c=0.38°、c=0.73°和c=1.17°时弹丸膛内的运动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对建立的某大口径火炮而言,在保证身管质量、质心不变的前提下,身管锥度越小,即身管近炮口段越粗,身管近炮口段刚度越大,越有利于减小弹丸起始扰动。  相似文献   
32.
实验模拟火场条件,在不同温度下制备了不同线径铜导线在不同电流档下形成的二次短路熔珠,把熔珠在室温下放置不同时间喷水冷却,制成金相试样进行组织观察,寻找火焰温度、线径、短路电流、室温下放置时间、消防射水等条件对二次短路熔珠金相组织的影响。结果显示火焰温度、线径、短路电流、室温下放置时间、消防射水对二次短路熔珠的金相组织都有影响,其中火焰温度和消防射水对二次短路熔珠金相组织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3.
轴向冲击载荷下圆柱壳的塑性动力屈曲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对于轴向冲击载荷下圆柱壳的轴对称塑性动力屈曲问题,将临界应力和屈曲惯性项指数参数作为双特征参数求解.由相邻平衡准则导出失稳控制方程、边界条件和波阵面上的连续条件.由失稳瞬间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准则,导出波阵面上的一个屈曲变形约束方程.由此得出定量求解2个特征参数和动力屈曲模态的完备定解条件.关于屈曲应力和屈曲波数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已有实验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34.
在空间坐标耦合的情形下建立一种改进的二阶分布式集群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如果系统的拓扑结构不变,当其确定的有向图具有有向支撑树并且速度的伴随系数大于某一临界值时,整个群体将随着耦合矩阵的旋转角的变化而呈现出三种集群样式——直线模式、圆柱螺线模式以及对数螺线模式。最后给出了这三种样式所对应的数值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35.
论述了丧失舱段总稳定性是潜艇耐压壳体在深潜时的主要破坏模式 .并将振动屈曲理论应用于潜艇耐压壳体稳定性的研究 ,在 Donell公式的基础上 ,导出了带肋圆柱壳体的整体固有振动频率与壳体所受外界水压之间的关系表达式 ,据此解出带肋圆柱壳体整体失稳的理论压力值 .最后 ,将公式的计算结果、实验结果和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得出几点结论 .  相似文献   
36.
针对舰用锅炉换热管与管板胀接结构可靠性,分析了影响胀接的主要因素,运用弹性理论对胀接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首次对舰用锅炉应用双轴承后退式胀管器进行管子与管板试件的胀接试验研究,推导出适合机械式胀接的胀管率近似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7.
本文提出了热管输热核动力反应堆的构想,即用热管代替现今压水堆的一回路管道、主泵和稳压器,并对热管输热反应堆进行了原理分析,提出了工程应用可行性等急需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8.
综合应用事件树分析和确定论分析方法,建立船用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损事故动态分析模型;基于运行安全分析研究选用典型事件序列,并利用仿真应用平台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明确了故事的发展过程和处置措施,以及多重故障和人工干预等因素对事故的影响结果.该研究结果对该事故操作规程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9.
针对电气设备火灾防控难度大的问题,分析了传统气体灭火系统在电气设备火灾防控中存在的缺陷,介绍了探火管灭火装置的基本构成,分析了在特定的电气设备火灾防控中,采用探火管灭火装置替代传统气体灭火系统的优势,并给出探火管灭火装置实际应用案例,探讨了探火管灭火装置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0.
《防务技术》2014,10(2):245-250
Shock tubes create simulated blast waves which can be directed and measured to study blast wave effects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It is desirable to increase available peak pressure from ∼1 MPa to ∼5 MPa to simulate closer blast sources and facilitate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personal and vehicle armors. Three methods ar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to increase peak simulated blast pressure produced by an oxy-acetylene driven shock tube while maintaining suitability for laboratory studies. The first method is the addition of a Shchelkin spiral priming section which supports a deflagration to detonation transition. This approach increases the average peak pressure from 1.17 MPa to 5.33 MPa while maintaining a relevant pressure-time curve (near Friedlander waveform). The second method is a bottleneck between the driving and driven sections. Coupling a 79 mm diameter driving section to a 53 mm driven section increases the peak pressure from 1.17 MPa to 2.25 MPa. A 103 mm driving section is used to increase peak pressure to 2.64 MPa. The third method, adding solid fuel to the driving section with the oxy-acetylene, results in a peak pressure increasing to 1.70 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